泰山网 精选问答 慕容复有斗转星移,为何还是打不过萧峰?金庸借黄蓉之口说出答案

慕容复有斗转星移,为何还是打不过萧峰?金庸借黄蓉之口说出答案

《射雕英雄传》中,尽管并非人人都见过五绝,但他们的威名早已传遍武林,南帝、北丐、东邪、西毒以及中神通个个名不虚传,非五绝高手遇上他们,几乎都难逃降维打击,而五绝之间的对决则多半难分胜负,也证明了“五绝”之名的含金量,他们的确是实力在伯仲之间的存在。
而《天龙八部》中也有着类似的说法,只是此时没有“五绝”,只有“北乔峰”与“南慕容”这一南一北齐名的两大高手。
可这一次,金庸却没将萧峰与慕容复设定为“二绝”,尽管二人都有一身不俗的武艺,但论综合实力,慕容复比萧峰差了太多,不过根据原著的设定来看,二人的武功差距本不该如此之大才是,毕竟慕容复身怀斗转星移,为何他始终斗不过萧峰?是实力设定出现了漏洞吗?
答案或许并非如此。
一、无解的斗转星移
从原著设定来看,斗转星移无疑是一门顶尖绝技,甚至用“神技”来形容它也不为过,因为他理论上是能够反弹一切武功的。
(慕容复剧照)

关于此招,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在致人死命之时,总是以对方的成名绝技加诸其身,显然天下各门各派的绝技,姑苏慕容氏无一不会,无一不精。其实武林中绝技千千万万,任他如何聪明渊博,决难将每一项绝技都学会了,何况既是绝技,自非朝夕之功所能练成……不论对方施出何种功夫来,都能将之转移力道,反击到对方自身。”
你看,只描述只能用“无解”来形容,毕竟天下武功都能被他反弹,慕容博与慕容复父子在书中也的确是多次凭借此招对付敌人,尤其是慕容博,有不少高手都是被他以斗转星移反制,最终死在自己的杀招之下,所谓“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就是这个效果。
(斗转星移剧照)

照此来看,萧峰使出降龙十八掌,应该也能被慕容复的斗转星移化解才是,可实际效果却不是如此。
二、不讲道理的萧峰
不可否认,作为“主角”登场的萧峰的确自带一些光环的,比如故事初期的几次大战中,他就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战斗力。
杏子林一战倒谈不上有多惊艳,但聚贤庄一战,他力斗群雄,却足以证明他“北乔峰”的威名,他如同疯虎一般在敌群中穿梭自如,杀得群雄哭爹喊娘只想赶紧离开这是非之地,不过这些人虽然被赋予了“群雄”的统称,但真正算得上是大英雄的却没几个,多半不过二流高手。
所以当萧峰遇上慕容复时,读者还是会期待一场旗鼓相当的对决。
只可惜少室山一战时,慕容复与萧峰的对决却是不对等的,他选择与丁春秋、游坦之联手一起上,照理说,二者齐名,此时慕容复身边还有两个帮手,应该是能轻松拿下萧峰才是,结果萧峰应对三人却也能全身而退,慕容复的形象在此战之后就已经大打折扣了,而后来在段誉与他交手之时,萧峰将他高高举起抛出,他的形象彻底崩塌。
(萧峰剧照)

当然,你可能要说了,此时慕容复并未施展斗转星移,可即便是后来的藏经阁大战中,他使出斗转星移也同样没能击败萧峰。
比如这段描述就很直观:“萧峰更不打话,呼地一掌,一招降龙二十八掌中的“见龙在田”,向慕容复猛击过去。他见藏经阁中地势狭隘,高手群集,不便久斗,是以使上了十成力,要在数掌之间便取敌人性命。慕容复见他掌势凶猛,运起平生之力,要以‘斗转星移’之技化解。”
读过原著的人都知道,这次对决是被扫地僧化解了,不过金庸此时的描述也有蹊跷,照理说慕容复应该用斗转星移将萧峰的杀招反弹回去才是,而不仅仅只是“化解”,如果只是“化解”,谈何“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显然,如果没有扫地僧插手,慕容复必败无疑,为何双方的差距会如此之大?
三、黄蓉道破原因
其实慕容复弱于萧峰一点儿不让人意外,因为金庸早已借黄蓉之口解释了萧峰和慕容复的差距。
比如谈及丈夫的武功时,她说过这么一句:“武功之中,十成中九成是骗人玩意儿,只要能把高手骗倒,那就是胜了。只有你爹爹的降龙十八掌这等武功,那才是真功夫硬拼。”
(黄蓉剧照)

说白了,武林中绝大多数的武功其实都是花架子,比如某些招式虽然有十几招、二十几招甚至几十招,但真正有意义的其实也就那么几招。
甚至就连降龙十八掌本身都不完美,因为在新修版中,萧峰所用的掌法原本是“降龙二十八掌”,只是故事末尾,他才将这套掌法精简化。
比如他传功虚竹的时候就提到过:“二弟,你就算没本来武功,单只学这一十八掌,也足可与天下英雄争雄。以后这十掌,变化繁复,威力却远不如头上的十八掌。我平日细思,常觉最后这十掌似有蛇足之嫌,它的精要之处,已尽数包含于前面的十八掌之中。只因降龙二十八掌是我恩师汪剑通所传,且是丐帮百余年的传承,我不便自行消减。”
而这也是慕容复的武功不如萧峰的原因,光是那一招斗转星移中就不知道有多少“废招”,何况他还十分贪心。
(狼狈的慕容复剧照)

连载版的故事里,王夫人就评价过他的武功,甚至不如王语嫣(连载版叫“王玉燕”),书中是这么说的:“王夫人道:‘你表哥一个大男人,年纪比你大着十岁,成天不学好,不长进,疯疯癫癫的不知干些什么,身上的功夫连你也及不上,慕容家的脸也给他丢光了。”
就是因为慕容复东学一招,西学一招,看似样样都会,实则无一精通,本身习武的弊病就是博而不纯,他难免贪多嚼不谈,如何能与专精几招且对自身武功有极深理解的萧峰平分秋色?
其实金庸的设定是十分严谨的,这也是金庸故事有别于其他武侠故事的地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泰山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shxkg.cn/jxwd/0900173043.html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