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准备
1.课程类型 综合创意美术课程
2.参考课时 90分钟
3.工具材料 宣纸、牛皮纸、卡纸、水彩笔、记号笔、高光笔
课程拓展
珍珠项链、珍珠耳环、珍珠手链……珍珠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种类丰富,光彩夺目,自古以来为人们所喜爱。对于珍珠,你了解多少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吧!
珍珠,又称蚌珠,在古代波斯梵语中,是“大海之子”的意思。早在远古时期,原始人类在海边觅食时,就发现了具有彩色晕光的洁白珍珠,并被它的晶莹瑰丽所吸引,从那时起珍珠就成了人们喜爱的饰物,并流传至今。
美丽的珍珠在众多的传说和书画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名画《维纳斯的诞生》,就惟妙惟肖地描绘了珍珠形成的神话故事:维纳斯女神随着一扇徐徐张开的巨贝慢慢浮出海面,身上流下无数水滴,水滴顷刻变成粒粒洁白的珍珠,画面唯美,给人们以美的感受。
关于珍珠的神话更是数不胜数:印度神话认为,珍珠是由露珠滴落到浮出海面呼吸的牡蛎壳里形成的;古希腊人相信,珍珠是水生贝壳类动物被闪电突然击中的结果;丹麦神话认为,珍珠是美人鱼的泪珠化成的;中国神话也充满浪漫色彩——传说生活在南海的鲛女,月圆之夜,望月而泣,流下的泪水变成了珍珠……
这些传说,无疑为珍珠增加了一道神秘的色彩。那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美丽的珍珠是怎么形成的吗?
珍珠主要产于珍珠贝类和珠母贝类软体动物体内,当外界细小异物进入珍珠蚌,为了自我保护、为了免受异物的刺激,蚌不得不分泌出一层层珍珠质,形成珍珠囊,层层包容了沙粒,使它与自己和睦相处,最终才结晶出一枚质地远远高于沙粒的珍珠。
珍珠是天然生成的珍宝,拥有圆润外观和天然色泽的珍珠,是各类美丽宝石中唯一既不能被切割、也不用被抛光即可用于装饰的,所以又称真珠。天然珍珠的产生具有概率性,捕捞千计的贝壳才能获得一粒优质的珍珠,因此珍珠在应用之初就极其珍贵,中国的“掌上明珠”等成语,也无不暗合珍珠的珍贵之意。
黑暗可以孕育光芒,苦难可以磨砺珍宝。珍珠美丽璀璨,同时又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这样的珍珠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吗?在今天的美术课程中,就让我们一起来画一画大海里藏在蚌壳中的珍珠吧!
本节课主要知识点
1.学会色彩晕染的技法表现背景色块,并对画面进行富有美感的色彩搭配,提高小朋友们对色彩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2.将绘画、剪贴、手工等多样手法结合起来,通过不同的创作方法体验创作过程的乐趣,提高小朋友们的绘画兴趣,培养运用不同形式进行创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染一染、揉一揉、画一画等方式,表现色彩绚丽、肌理丰富的画面背景。
贝壳一般生活在淡水湖以及大海里。在神秘的海洋中,有蔚蓝梦幻的海水,有起伏坚硬的礁石,有五彩斑斓的鱼群,也有丰富多样的水草……在绘画中,我们可以通过用水彩笔在宣纸上染一染,染出蓝绿色的海水;通过将牛皮纸揉一揉,揉出肌理感十足的海底,最后小朋友们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意,表现海底的水草和鱼群。通过色彩的烘托,细节的添加,呈现出美丽梦幻的海底世界。
2.巧用绘画结合轻黏土手工的方式,表现贝壳和贝壳中圆溜溜的珍珠,创作画面主体。
贝壳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又有着哪些美丽的颜色和花纹呢?通过对图片素材的观察,描绘出贝壳的形状,并为贝壳搭配美观的色彩。在贝壳内的珍珠表现上,我们不妨用轻黏土材料揉一揉,巧妙地表现出一颗颗圆鼓鼓的、立体感十足的珍珠。通过绘画和手工的综合表现,感受创作的乐趣,完成一幅新颖美观的作品。
绘画教程
准备一张牛皮纸
将牛皮纸揉成皱皱的一团
打开纸团产生了丰富的纹理
用黄、棕、褐的油画棒在纸上轻轻刮擦色彩
准备一张圆形的镜片纸
将揉皱的牛皮纸粘贴在画面底部
形成凹凸不平的海底岩石
在画面空白背景处
用黄色、绿色、蓝色的水彩笔随机地涂一涂
用笔蘸取清水染一染
将水彩笔染成丰富细腻的背景色块
在背景色块未干之际用笔蘸取白色水粉颜料
在画面中喷溅低落出大大小小的点
形成活泼、斑斓的色彩效果
在海底有哪些可爱的生物呢
我们可以剪出大大小小的鱼、海星等
在另一张纸上画出蚌壳
并搭配美丽的颜色
注意有意识地拉开主体和背景的色彩对比关系
在画面背景中我们可以用水彩笔
画出高高低低的水草
将剪下来的小鱼、蚌壳、海星等
粘贴固定在画面合适的位置
在蚌壳内和周围
我们可以用轻粘土揉出大大小小、圆鼓鼓的珍珠
最后丰富和调整画面的细节和整体
这样一幅海底的珍珠就完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