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网 精选问答 一些调音小技巧,让音质和音色都出色

一些调音小技巧,让音质和音色都出色

今天,分享一些调音小技巧,让你的音响系统的音质和音色都有。
音质:是指物理特性,也就是音响器材的品质,决定了重播声音音质。
主机的电平信号标准,功放的功率,喇叭,线材的线损,构成发出声音的品质,声音的强弱决定动态、瞬态,控制力。
声音的音高,是对频率达到的高度和反应速度,指重播声音的高频上扬高度和穿透力。
全频音域的各频率是否能全部重播出来,是体现音质的线性平衡。
音色:是声音的属性,不同的物体振动都有不同的特点,音调不同音色自然不同,由其泛音决定,不同的人、不同乐器所发出的声音的特性,发出不同的音色。
例如,钢琴使用多了音准有误差,音质变了,钢琴调音师重新调好音准后,音质好了,但不同的钢琴师就弹出不同的钢琴音色,我们行业的音响调音师,却需要具备音质与音色的调音。
音质:是理性
是把音响系统的器材组合调整,电平信号,DSP的各项衔接设定,功放增益的匹配,令各项失真降到最小,把器材发挥出最佳状态。
音色:是感性
是把不同歌手的声音特色,各种乐器的泛音调出音色,歌手是用情感演唱歌词含义,乐器家也是用情感演奏,不同器材、线材的搭配,即使音质调好,音色会偏差,需要调音来还原歌手和乐器家特有的音色。
声音的灵魂:
首先要找到声音的“灵魂”,声音的“灵魂”在于中音。
绝大部分乐器和人的发音在中频,人耳对中音也是最敏感的,单纯的人声清唱也是一种享受,中音乐器的独奏也独具魅力,如果没有中音,人耳只听到低音时会头晕,只听高音又感觉刺耳。
低音是声音的“基础”,如果欣赏交响乐或是全音域音乐,没有扎实的低音,给人一种“空洞感”。
高音是声音的“精华”所在,管弦乐的细节表现,给人一种幻觉的“空灵感”,超高频能营造出无限宽阔的“空间感”。
以下分享一些个性化调音技巧。
空间感过小不理想,高音上扬不足时,可在20KHz频率增加3-5db,用1.5-3小Q值。
类似莎拉·布莱曼、童丽的女声,甜美声不理想时,可在3KHz-3.5KHz增加1.5-2db,用10-15大Q值。
人声的清晰度不足,可在1KHz增加1.5-2db,用10-15大Q值。
低音的鼓声动态不足,可在50Hz增加3-5db,用6-8个Q值。
低音出现共振,可在63-70Hz减少负3-5db,用10个以上Q值,越大越好,因为50HZ和63Hz非常相近,如果选70Hz有效果,尽量选70Hz。如果是安装造成的共振,最好是处理安装问题,衰减63Hz,会影响低音的力度。
有些品牌的功放与喇叭匹配,中低频不足,可在200Hz左右增加1-2.5db,用1-2个小Q值,以保持80Hz-500Hz这段频宽的平滑曲线。
Q值运用技巧:Q值是调整对应的频率的频率宽窄,是精准调音的利器,是调节声音清晰度与浑浊、单薄与厚实的利器,Q值是天使与魔鬼的化身。
最后,如何提高调音水平?多听现场不同真乐器演奏,熟悉各种乐器的特性,熟悉实力派歌手的歌声,多听听家用顶级发烧音响,积累聆听经验;熟悉各种音响器材、线材、喇叭的不同特性,和流派风格。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泰山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shxkg.cn/jxwd/2427190543.html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