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世界中,核潜艇已经成为世界各大军事强国的重要海洋防御武器之一。相较于传统潜艇,核潜艇的持续作战时间、作战半径以及火力强度等方面都更为强大。因此,拥有核潜艇和仅有普通潜艇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就目前拥有核潜艇的各国来看,俄罗斯显然是其中的佼佼者。毕竟这个国家研发这种军事武器的主要目的是对抗美军的航母。那么核潜艇长时间在水下航行时,它们会依赖什么来确定方位并掌握前进的方向呢?其实答案很简单,主要就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水文资料,即每一片海域的水文资料,潜艇在航行之前都会提前准备好。这就像人们在陆地上驾车出行时随时需要使用的地图一样。特别是在抵达自己不熟悉的地方后,如果没有地图,车主很可能会迷路,而潜艇也同样如此。因此,在执行相关作战任务之前,目标海域的水文资料成了重中之重。即便核潜艇不知道自己已经航行到哪片区域(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很小),也可以通过声呐系统扫描周边环境,最终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然后决定前进的方向。
其次是导航系统,除了水文资料,核潜艇还准备了自身的导航系统。这个系统可以随时告知核潜艇目前所在位置,同时还能测量核潜艇此时前进的深度大致在多少米范围内。在执行作战任务时,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决定潜艇此时是应该上浮还是下潜。很多人可能会担心,如果导航系统失效了怎么办。毕竟在相关影视作品中,我们曾经看到过这样的场景。但事实上,潜艇导航失效的情况几乎不可能出现。要知道除了雷达之外,声呐也同样是帮助潜艇测距的重要工具。这就像我们人类一样,即便看不见眼前的景象,我们也可以通过听声辨位的方法来判断自己与障碍物之间的大致距离。
最后是上浮,这是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当潜艇上的相关仪器失效后,潜艇完全可以上浮到海面位置来接受卫星定位系统给出的信号。只要受到了信号,自己所在的位置就很容易判断出来。事实上,如果是执行远洋航行任务时,潜艇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要求上浮。不仅如此,一些潜艇还会让士兵们来到潜艇的表面呼吸新鲜空气。毕竟在一个压抑的空间里待的时间太长,不是所有人都能轻松忍受的。只有让士兵保持良好的作战状态,核潜艇的威力才能真正发挥出来。